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要当好“带领”“先行”“推动者”,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着力提高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盐城供电公司充分贴近用能市场、服务渠道畅通高效等优势,深化“供电+能效服务”,聚焦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居民生活等领域,在能源消费侧全方位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为人们带来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盐城供电公司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服务宗旨,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上等示范工程”争创工作,积极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细化“四节一环保”五要素分工,以技术更新、管理更新为驱动,全方位推行项目绿色施工,解决了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焊接明火作业、物资积压、变电站电气设计效率较低,电气设备能耗较高等问题,满足了绿色低碳变电站的模块化建设要求。
同时,盐城供电公司海翔电气公司秉持绿色施工、注重低碳的环保理念,加强现场施工区、办公生活区的绿色设计、宣传,从细节处营造绿色施工的环境氛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并采用节能设备处理主变油和SF6气体,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全方位开展输变电工程建设顶层设计,加强绿色建造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科学确定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目标及实施路径。
1 产品简介(LYZZC-9310手持直流电阻仪设计精巧,结构简单)
LYZZC-9310手持式直流电阻测试仪是一款新型产品,产品体积小巧,手持式操作,更加轻便,便于携带。
产品不仅适合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等感性试品的测量, 而且适合铜排、导线、开关触点等阻性试品的测量,仪表测试速度快、准确度高。
2 包装内容(LYZZC-9310手持直流电阻仪设计精巧,结构简单)
收到货运包装箱后,打开包装箱并检查是否有损坏。如果货运包装箱已损坏,或衬垫材料有压痕,请通知货运公司和离您较近的销售处。
请检查您是否在手持式直阻包装中收到下列物品:
标配:
√1台手持式测试仪
√1套测试线(红、黑各一条)
√1个充电器(16.8V)
√1个腕带(连接到手持式测试仪)
√1份印刷版用户手册
√1份合格证及出厂测试报告
选配:
√1个外置打印机(附打印连接线)
√1个无线测温模块(附2个胶棒天线)
√1个充电器(4.2V)
3 功能特点(LYZZC-9310手持直流电阻仪设计精巧,结构简单)
锂电池供电或者220V交流供电自适应,一次充电,可连续进行上百台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测试过程简单、方便。
输出六档电流,较大输出10A电流,较大输出25V电压,并且可自动选择电流,方便快捷。
量程宽、精度高,500uΩ~50KΩ。
具有电阻温度换算功能,且可选配无线测温模块,实时测量现场试品温度,以确保电阻折算值的准确性。
具有反电动势保护、断线保护、断电保护、过热报警等多种保护功能。
5.6寸超大工业级高亮度彩色液晶屏,在强阳光下显示依然清晰可见。
配备外置式打印机,便于数据打印。
具有本机存储和优盘存储。
4 技术指标(LYZZC-9310手持直流电阻仪设计精巧,结构简单)
5 调整腕带(LYZZC-9310手持直流电阻仪设计精巧,结构简单)
为了更好地抓握,可剥开带子,调整粘扣带,如下图所示。
6 对电池充电
在使用手持式仪器之前或长时间存放之后或电池电量低时,请使用其随附的充电器对电池至少充电2小时,并且充电时可继续使用手持式测试仪。电池完全充满后,充电器指示灯由红色变为持续绿色。
7 倾斜手持式测试仪
为了在操作期间方便拿取仪器或露出侧面接口,可使手持式测试仪倾斜,如下图所示。
8 产品外观
功能模块
|
说明
|
测试接线区
|
红、黑两色接线座,分别对应I+、U+、U-、I-,测试线另一端有红、黑两色测试钳,对应接被测试品。
|
天线座
|
请接专用的胶棒天线,用于无线测温信号的接收。
|
显示屏
|
5.6寸超大工业级高亮度彩色液晶屏,显示操作菜单和测试结果。
|
按键
|
操作仪器用。 “↑↓”为“上下”键,选择移动或修改数据;“←→”为“左右”键,选择移动或修改数据;“确认”键,确认当前操作;“取消”键,放弃当前操作。
|
电源开关
|
整机电源开关,开机时拨到开位置,关机时拨到关位置。
|
RS232接口
|
连接外置打印机。
|
充电接口
|
使用仪器专用充电器进行充电。
|
功能模块
|
说明
|
USB接口
|
外接优盘用,用来存储测试数据,请使用FAT或FAT32格式的U盘;在存储过程中,严禁拨出优盘。
|
9 操作使用说明
测试接线
测试线的红、黑测试钳接被测试品的两端;测试线另一端按颜色接仪表的红、黑接线柱。
智能电量管理
仪器在长时间未操作时,自动调暗液晶背光,以节省电量;仪器带低电量充电提示功能、过放保护功能;仪器电量低时可插充电器充电,并可在充电过程中正常使用仪器。
打印机使用说明
打印机按键和打印机指示灯是一体式。打印机上电后,正常时指示灯为常亮,缺纸时指示灯闪烁。按一次按键,打印机走纸。
打印机换纸:扣出旋转扳手,打开纸仓盖;把打印纸装入,并拉出一截(超出一点撕纸牙齿),注意把纸放整齐,纸的方向为有药液一面(光滑面)向上;合上纸仓盖,打印头走纸轴压齐打印纸后稍用力把打印头走纸轴压回打印头,并把旋转扳手推入复位。
使用操作
所有测试线接好以后,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初始化后进入“主菜单”屏,如下图所示。
编号
|
说明
|
1
|
显示日期时间。
|
2
|
显示外设和当前操作状态。
|
|
插入优盘时显示此图标。
|
|
插入打印机时显示此图标。
|
编号
|
说明
|
|
有蓝牙设备连接时显示此图标。
|
|
测温模块连接时显示此图标。
测试过程中显示此图标。
仪表内部温度过热显示此图标
|
3
|
电量显示,电量低时此图标闪烁。
|
4
|
仪器主菜单操作区,通过上、下键选择相应功能,按“确认”键进入相应功能菜单。
|
|
直流电阻测试功能,可测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等感性试品和铜排、导线、开关触点等阻性试品。
|
|
查询测试过程中保存的各组数据;在存储查询屏可以进行数据打印、转存优盘等操作。
|
|
设置仪器的日期、时间。
|
|
需要密码操作,不对用户开放。
|
5
|
SV:显示仪器当前的软件版本号;
HV:显示仪器当前的硬件版本号。
|
6
|
仪器出厂编号。
|
选择
菜单进入直流电阻参数设置屏,如下图。
编号
|
说明
|
1
|
1级操作目录,通过“上下”键选择这些功能,当这些功能被选定后,按“左右”键选择对应功能的参数。
小提示:光标在1级操作目录下,可按“确认”键将光标快速跳转到 按钮,可快速启动测量。
|
测试温度
|
设置所测试品的当前温度,温度数值从-99℃~+99℃。本装置可通过外部无线测温探头实时监测试品
|
测试温度
|
内部油温,也可手动设定温度值。当外部无线测温探头连接时无法手动设定,需关闭探头,才能手动设定。
|
折算温度
|
设置测得的电阻值需要折算的温度值,折算温度数值从0℃~+255℃,此数值关系电阻折算值的准确性。
|
绕组材料
|
设置试品的绕组材料,可选铜、铝,绕组材料关系到电阻折算值所用的折算系数。
|
测试电流
|
选择测试电流档位,可选1mA、10mA、0.1A、1A、5A、10A和自动。
|
2
|
二级操作目录,对应1级操作目录的设置参数,通过“左右”键移动光标, “上下”键修改参数。
小提示:光标在二级操作目录下,可按“确认”或“取消”键将光标快速跳转到1级操作目录。
|
3
|
当前所选测试电流的测量范围。
|
4
|
光标在此处时,按“确认”键启动测量。
|
5
|
对所选功能的解释说明。
|
“直阻测试结果”屏如下图。
编号
|
说明
|
1
|
实际测量的电阻值。
|
2
|
测试该相绕组时的试品温度。
|
3
|
需要折算到的温度数值。
|
4
|
绕组材料。
|
5
|
温度折算后的电阻值。
|
6
|
菜单选择区域。
按“左右”键移动光标选择相应功
能,按“确认”键执行当前所选功
能,按“取消”键返回上一屏。
|
|
仍按当前的设置参数重新测试。
|
|
将当前的测试结果通过连接外置打印机打印。
|
|
将当前的测试结果保存到本机或保存到外接优盘。
小提示:保存到优盘的数据为WORD格式,可直接用OFFICE打开进行编辑或打印。
|
10注意事项
测试无载调压绕组,不允许在测试过程中或未放完电时切换无载分接开关。
在测试过程中或放电过程中不允许拆除测试线和切断电源开关。
在测试变压器过程中,变压器未测量侧绕组必须开路。

建设智慧专业仓, 服务监管更高效。明确区分库、仓管理责任,贯通物资部门国网、省、市各类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端口收取需求计划、招标采购、供应履约、物资监造、仓储配送等业务系统的数据,切实做好专业仓建设、可靠工器具、施工器具的智慧拿取保管、管理的督导检查以及全量数据增值管理与应用工作,确保在今年完成全区基础型专业仓100%建设。
更新创效智运营,物资规范强管理。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质量监督、废旧物资、仓储管理、专家管理等全方位开展数据分析,针对问题精准施策,完善库仓协同联动机制,当好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粮草先行官”。对于积压物资的消减、电商物资合规管理、直送现场物资抽检等问题,物资部门夯实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化开展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
高效统筹稳供应,抢险物资快速度。依托数字化手段做好市场行情跟踪和异动监测,对合同履约各环节风险实时监控,实现业务环节和责任主体的精准定位,防范履约和断链风险。持续深化应急物资保供机制,充分利用供应链运营平台,第1时间落实抢修物资寻源,转变供应链运营,推动差异化优势,制定供应链优化战略,不断突破应急物资响应极限,持续强化应急物资保供处置能力。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