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特高压输电带电作业团队12名骨干,利用带电作业方式消除1000千伏台曹Ⅱ线黄河大跨越区段导线断股缺陷,为特高压线路可靠稳定运行与跨区可靠输电提供有力保障。
1000千伏台曹线是连接河北电网与山东电网的关键通道,起于河北1000千伏邢台变电站,止于山东1000千伏曹州变电站。近期供电员工经巡检和现场勘查确认,位于河南濮阳县的1000千伏台曹Ⅱ线一基铁塔B相大号侧导线存在断股情况,需尽快消除缺陷。
这基铁塔高212米,是河南很高的电力铁塔,且线路横跨黄河,为高空带电作业可靠开展带来多重挑战。
现场工作负责人、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部输电检修班副班长介绍,通常情况下,高空带电消除缺陷作业由1名等电位作业人员完成,此次作业量较大,所以增加1名等电位作业人员,即采用双人等电位作业方式,以提升工作效率。高空作业人员采用“攀登旋转楼梯+乘坐电动升降装置”的方式上下铁塔。为避免无人机信号高空衰减带来的风险,确保挂绳万无一失,该公司决定将悬挂电动升降装置柔性导轨环节的无人机悬挂调整为人工悬挂。

第1章 使用范围与技术指标(LYFA3300电力每日要闻“CT伏安特性分析仪”产品十分精细)
1.1 CT伏安特性分析仪功能与使用场合
用于电流互感器的以下试验:
1)励磁特性试验
2)匝数比检测
3)比差与角差校验
4)极性校验
5)二次绕组电阻测量
6)二次负荷测量
7)5%和10%误差曲线测量
8)CT暂态特性测试与分析
9)CT铭牌自动推断
10)拐点电压/电流、准确限值系数、仪表保安系数、二次时间常数、剩磁系数、准确级、饱和与不饱及电感,拐点电动势,极限电动势和面积系数等CT 参数的测量
11)电流互感器铁芯磁滞回线测量
CT伏安特性分析仪还可用于电压互感器的以下试验:
1)PT匝数比检测
2)PT极性校验
3)PT二次绕组电阻测量
4)PT二次负荷测量
5) PT励磁特性测量
装置的应用场合主要有:
1) CT铭牌的参数校验
2) CT接入当前负荷时参数校验
3) 分析CT的暂态特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4) PT的铭牌参数校验
5) PT二次负荷校验
1.2 技术指标(LYFA3300电力每日要闻“CT伏安特性分析仪”产品十分精细)
1 测试标准依据:
IEC60044-1, IEC60044-2, IEC60044-5, IEC60044-6, GB1207, GB1208,GB16847, GBT4703, C57.13
2 输入电源电压: AC220V±10%,50Hz/60Hz±10%
3 输出电压: 0.1~180V(AC)
4 输出电流: 0.001~5A(RMS)
5 输出功率:500VA
6 *高等效拐点电压:45KV
7 电流测量: 范围:0~10A(自动量程0.1/0.4/2/10A)
误差<±0.1%+0.01%FS
8 电压测量: 范围:0~200 V (自动量程1/10/70/200V)
偏差< ±0.1%+0.01%FS
9 匝数比测量: 范围:1~35000,
1~2000 偏差<0.05%
2000~5000 偏差<0.1%
5000~35000 偏差<0.2%
10 相位测量: 精度:±2min,分辨率:0.01min
11 二次绕组电阻测量范围: 范围:0~8KΩ(自动量程2/20/80Ω/800Ω/8kΩ)
偏差< 0.2%RDG+0.02%FS, *大分辨率:0.1mΩ
12 温度测量:-50~100度, 偏差<3度
13 CT二次负荷测量: 0~160ohm(2/20/80ohm/160ohm)
误差0.2%RDG+0.02%FS*大分辨率0.001ohm
14 PT二次负荷测量: 0~80kohm(800ohm/8kohm/80kohm)
误差0.2%RDG+0.02%FS*大分辨率0.1ohm
15 PT匝数比测量: 范围:1~30000,
1~5000 偏差<0.2%
5000~30000 偏差<0.5%
16 能够按照所选择的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自动评估,判断互感器是否合格
17 能够同时检测额定负荷和操作负荷下电流互感的比差与角差
18 具有自动生成WORD试验报告功能
19 具备批量制作WORD试验报告功能,一次可以将选择的所有试验文件制作成格式规范的WORD报告
20 能够将励磁曲线与存储的历史曲线进行自动对比
21 数据存储组数:大于1000组
22 工作条件: 温度:-10℃~50℃, 湿度:≤90%
23 尺寸:485mm×356mm×183mm
24 重量:15Kg
第2章 硬件装置(LYFA3300电力每日要闻“CT伏安特性分析仪”产品十分精细)
2.1 概述
外形和各部分的描述如图2.1所示
2.2电源连接
电源输入插座在仪器面板的右侧,如图2.2所示。电源输入范围是AC220±10% ,50/60Hz±10%,电源插座内部安装有5A保险。
2.3输入与输出
测试接口有3组:功率输出,CT二次侧/PT一次侧输入,CT一次侧/PT二次侧输入。
功率输出端子:功率输出接口,输出电压范围是AC 0~180V,输出电流AC0~5A
CT二次侧/PT一次侧输入端子:
CT二次绕组/PT一次绕组电压测量输入接口,输入信号的电压范围是AC0~180V
CT一次侧/PT二次侧输入端子:CT一次侧/PT二次侧绕组电压测量输入接口,输入信号的电压范围是AC0~5V
2.4硬件部分原理框图
结构原理如图2.3所示,其中的恒压恒流变频电源模块与AC220V电源输入是完全隔离的。通过DSP数据采集系统完成对恒压恒流模块的控制,可以使电源输出AC0~180V正弦电压信号或者AC0~1A的正弦电流信号。
DSP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变频电源控制和试验过程的数据采集。所有的数据分析,存储和界面显示都由工控机系统完成,工控机内置了嵌入式XPE系统,并对系统的C盘进行的自恢复保护,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软件系统故障和病毒攻击。仪器内部存储空间>6G,*大存储数据>1000组。
2.5键盘
面板带有一个16键的小键盘用于数据输入,键盘的外形如图2.4所示,其中各个按键的定义如下:
1)0~9 数字输入键
2)∧向上选择方向键
3) ∨向下选择方向键
4)<删除数据键
5). 小数点输入键
6)ESC 取消选择键
7)确定选择或输入键
第三章 试验连线(LYFA3300电力每日要闻“CT伏安特性分析仪”产品十分精细)
3.1 CT二次负荷
在进行CT二次负荷测量时请按照图3.1连接分析仪和被测CT
具体接线步骤和说明如下:
1)将接地柱连接到保护地PE
2)将按照图3.1所示,断开CT二次侧和二次回路的连接
3)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黑色端子连接至二次负荷一侧,参见图3.1
4)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红色端子连接至二次负荷的另一侧
5)为了消除接触电阻的影响,在连接端子时,CT二次侧的连接端子应保持在功率输出端子的内侧,如图3.2。
注意:在进行CT二次负荷测量时,必须要断开被测CT二次侧与负载的连接,否则测量的结果将是CT二次侧与二次负荷的并联阻抗,这将导致仪器获得错误的试验结果。并且在进行二次负荷测量时仪器不进行退磁处理,因此如果CT二次侧未断开将会导致CT进入饱和状态。
3.2 CT分析,变比,极性试验接线图
在进行CT分析,变比或极性试验时请按照图3.3连接分析仪和被测CT,这三个试验项目的接线方式是一致的具体接线步骤和说明如下:
1)断开电力线与CT一次侧的连接,未接地的电力线较长,会给CT一次侧的测量引入较大干扰,参见图3.4。
3)将CT一次侧一端连接至分析仪CT一次侧/PT二次侧黑色端子
4)将CT一次侧另一端连接至分析仪CT一次侧/PT二次侧红色端子
5)将分析仪的接地柱连接到保护地PE
6)将按照图3.3所示,断开被测CT二次侧和二次负荷的连接
7)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黑色端子连接至CT二次侧的一端,参见图3.3
8)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红色端子连接至CT二次侧另一端
9)为了消除接触电阻对线圈电阻测量的影响,在连接分析仪的端子时,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连接端子应保持在功率输出端子的内侧,如图3.4。
注意:在对变比值相同的多绕组电流互感器进行CT分析或CT比差角差测试时,没有测试的二次绕组应全部短接,否则测试误差将会偏大
例如同时含有测量0.5级,保护10P10,暂态TPY三个绕组的2000/1的CT,进行0.5级绕组的比差角差测量时应按照图3.4.1进行接线
3.3 CT线圈电阻测量接线图
在测量CT线圈的直流电阻时,请按照图3.5连接仪器和被测CT。
1)将CTPT分析仪的接地柱连接到保护地PE
2)按照图3.5所示,断开被测CT二次侧和二次负荷的连接
3)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黑色端子连接至CT二次侧的一端,参见图3.5
4)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红色端子连接至CT二次侧另一端
5)为了消除接触电阻对线圈电阻测量的影响,在连接分析仪的端子时,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连接端子应保持在功率输出端子的内侧,如图3.4。
3.4 PT二次负荷
在进行PT二次负荷测量时请按照图3.6连接CTPT分析仪和被测PT
具体接线步骤和说明如下:
1)接地柱连接到保护地PE
2)将按照图3.6所示,断开PT二次侧和二次回路的连接
3)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黑色端子连接至二次负荷的一端,参见图3.6
4)将CTPT分析功率输出和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红色端子连接至二次负荷的另一端
5)为了消除接触电阻的影响,在连接端子时,CT二次侧/PT一次侧的连接端子应保持在功率输出端子的内侧,如图3.2。
随着国网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调控人员确认工作票、下达允许开工令,作业人员有序布置布控球,监测风速、湿度,检测绝缘绳索、工具电阻是否合格。8时30分,两名身穿阻燃内衣和全套屏蔽服的地电位作业人员背着工具包、携带绝缘绳,与穿戴相同可靠防护装置的高空监护人员开始顺着铁塔的旋转楼梯向上攀登。
10时40分许,在高空监护人员的监护下,两名地电位作业人员相互配合,将直径12毫米的电动升降装置柔性导轨精准悬放至地面。地面作业人员将早已组装好的电动升降装置与下放的柔性导轨可靠固定。杨东辉、刘琦两名等电位作业人员则穿戴好防护装置,安装防坠自锁器,检查确认各节点连接良好后,一起坐上电动升降装置,逐渐接近导线。
升到高空既定位置后,杨东辉、刘琦根据工作负责人指令,紧紧抓紧导线,进入等电位状态,并迅速蜷紧身体先后爬上导线,沿着导线行走至作业点。
“报告工作负责人,传递绳及滑车已安装完毕,位置合理牢固可靠。”13时10分,杨东辉向郭文博汇报。随后,数根70厘米长的预绞丝被传递到高空。杨东辉、刘琦二人接收整理后,采用预绞丝缠绕修补的方法配合消除导线断股缺陷。
17时许,这基铁塔B相大号侧导线断股缺陷全部消除。高空作业人员先后乘坐电动升降装置回到地面。
“这是我们第1次在距地面超200米的特高压黄河大跨越区段开展双人等电位走线缺陷消除作业,难度较大,强度较高。我们在前期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技术方案,全方位预防控制危险点,做好人员、技术多方面充分准备。”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